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
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从研究特点上看,主要是()
A.实验性生物学 | B.描述性生物学 |
C.现代生物学 | D.分子生物学 |
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 (填序号)。
(2)若②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3)③过程中Y是某种tRNA,它是由 (填“三个” “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 ,一种Y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个氨基酸组成。
(4)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胚胎干细胞、效应T 细胞中,能同时发生上述三个过程的细胞是 。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
B.制片前,应轻轻振荡试管后取样计数,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 |
C.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 |
D.制片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轻盖上盖玻片以防止产生气泡 |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在③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
B.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
C.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 |
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
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概率是1/2 |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 |
D.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