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分别编号。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
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作为______组。
c.将步骤b中的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d.在5个培养皿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处理,配制相应的细胞悬液,振荡摇匀,分别吸取适量的悬液置于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a.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
b.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4)在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需要提供___ __气体以维持PH值,还需要提供_____________环境,合成培养基需特别添加___________。
(5)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h。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下图是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兴奋传递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分泌主要与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神经递质由__________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_结合,在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
(2)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是Ach含量显著减少,用烟碱类药品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原理是__________。
(3)若图乙为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则阿托品作用的结果使肌肉细胞_______ (“短暂收缩”、“持续收缩”、“不收缩”)。
(4)图中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是_______。其中Na+的流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的功能。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1)黑藻细胞与蓝藻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 。
(2)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和 ,在 中将CO2转化为C3,进而形成糖类。
(3)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
(4)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 ,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 。
(5)据图分析,提出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 。
某科学家用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该细胞是由 分化而来的,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其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若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削弱细胞吸收O2的能力 | B.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K+的载体 |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 D.降低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
(4)若图中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如下图示):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
(2)从实验三的结果C、D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结果C中条带的氮元素是____。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为F,则可判断DNA的复制方式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等条件。
(5)如果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不同的是结果E的________(重、中、轻)带略宽。
(6)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G,请在图中标出。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
F1 |
F2 |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灰鼠 |
9灰鼠∶3黑鼠∶4白鼠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黑鼠 |
3黑鼠∶1白鼠 |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
F1 |
F2 |
|
实验三 |
丁×纯 合黑鼠 |
1黄鼠∶ 1灰鼠 |
F1黄鼠随机交配: 3黄鼠∶1黑鼠 |
F1灰鼠随机交配: 3灰鼠∶1黑鼠 |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__(“显”或“隐”)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