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江堤 | B.江边的树 | C.树上的飞花 | D.诗人的小船 |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形状各异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铝块受的浮力大,因为它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最深 |
B.铅球受的浮力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
C.铅球、铁板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D.铁板受的浮力大,因为它的面积最大 |
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
A.仍能静止 | B.向下运动 | C.向上运动 | D.上下晃动 |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
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 B.比实际气压小 |
C.比实际气压大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小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降低 | B.下降,升高 |
C.上升,升高 | D.下降,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