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光源 参照物及其选择 响度 液化及液化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
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也响
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
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沸点高 C.凝固点低 D.凝固点高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 cm C.7 cm D.9 cm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