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像距增大,像增大 | B.像距减小,像增大 |
C.像距增大,像减小 | D.像距减小,像减小 |
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这是因为干木材和无烟煤具有不同的 【 】
A.热值 | B.比热容 | C.密度 | D.热量 |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放入水中,A漂浮在水面上,B下沉,则【 】
A.A球受的浮力大 B.B球受的浮力大
C.两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图所示为“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
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
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