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文欣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示数为4.5V,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3)故障解决后,文欣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若她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4)文欣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U—I 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5)倪龙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电流表损坏,他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他向老师要了定值电阻R0(阻值适当且已知)和一些开关,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电路只连接一次).请你在图丁虚线框内画出倪龙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了呢?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对此,他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找一段棉线,在棉线的一端拴上一个较重的东西(例如一把大锁),然后,把它绕过一个水平放的圆棍(如铁床的横梁、自行车的大梁等).像图中那样,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拉棉线的另一端.这时,要使重物不下落,用的力虽然比竖直向上提要少,但省的力却不算多.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一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两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小了.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四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等于零.对上述现象,小明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结论.根据你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两例.
①如图所示,把不同质量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每次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②由①题可知,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地点 |
g值大小 |
地球纬度 |
地点 |
g值大小 |
地球纬度 |
|
| 赤道 |
9.780 |
0° |
广州 |
9.788 |
23°06′ |
|
| 武汉 |
9.794 |
30°33′ |
上海 |
9.794 |
31°12′ |
|
| 北京 |
9.801 |
39°56′ |
纽约 |
9.803 |
40°40′ |
|
| 莫斯科 |
9.816 |
55°45′ |
北极 |
9.832 |
90° |
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图11所示,泡沫球接触左边叉股,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音叉会将泡沫球弹开。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主要是靠传给了左边的音叉,此实验说明可以传声。
图10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物质________的密度比较大。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___________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___________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