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
①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工具,应该接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③实验中要进行质量和
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100g,"
="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
B.="200" g,
="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C.="200" g,
="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
D.="400" g,
="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④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
、
、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量出AB间的距离s1="4.22" cm、BC间的距离s2="4.65" cm、CD间的距离为s3="5.08" cm、DE间的距离为s4="5.49" 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
= (用上面的符号表示)。
⑤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图像不过坐标轴的原点,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 、③ 、④ 、⑤遮光筒、⑥光屏.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并测出光波波长.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 (填数字代号).
(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条纹的间距是 mm.(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如果已经测得双缝的间距是0.30 mm、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1 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 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6所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他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如图放上玻璃砖(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
①其中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
②若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其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该同学还用圆规做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请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
(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稳定后,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在____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s打一次点。
②若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1、2、3、4、5点均为计时点,其中X1=0.36cm,X2=0.48cm,X3=0.60cm,X4=0.72cm.则在打2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_____m/s.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已备有如下器材:A.白纸,B、图钉,C、方木板,D、斜槽轨道,E、小球,F、天平, G、重锤线,H、秒表,I、刻度尺,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下面的操作要点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A、B、C三个点,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g取10m/s2).
有两位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以下纸带,所用的电源频率是 50 Hz.试回答:
(1)甲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如图甲所示,从甲同学选取的纸带得出①A、B、C、D是选用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_________s;②试算出打点B时的抽动纸的速度大小vB =_________m/s。
(2)乙同学选取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乙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S4 =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