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为杂食性水禽,捕食昆虫及杂草。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杂草密度 (株/m2) |
物种丰富 度(种) |
杂草相对优势度 |
||||
草龙 |
节节菜 |
稗草 |
陌上菜 |
异型莎草 |
|||
常规区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稻鸭区 |
2.3 |
5.3 |
0 |
0.259 |
0.271 |
0.089 |
0 |
A.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B.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C.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
D.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各种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
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
某豌豆种群的基因型全为Aa,让其连续自交(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过程中种群A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情况是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
C.两者都变化 |
D.两者都不变 |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
D.胰岛素通过细胞膜的分泌需要耗能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时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先用于观察线粒体,再用于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
C.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是最佳的实验试剂组合 |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因变量的检测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