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阳和细胞呼吸的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 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   水,使其
代谢增强:装置中X液面逐渐上升到哦原因是          ;实验5至7小时之间,种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        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h)
 
(cm)

(h)
 
(cm)
0
5.0
5
14.5
1
7.0
6
15.5
2
9.0
7
15.8
3
11.0
8
15.8
4
13.0
9
15.8


(2)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是在温度适宜恒定、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得到该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           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     (用字母回答),EF段的限制因素最可能为      。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     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3)土壤中镁含量减少会导致作物产童下降,原因是       ,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4)为了延长作物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洒的植物激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根据淀粉遇碘液呈蓝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
第二步:向三支试管分别中加入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第三步: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1ml;
第四步:分别把A、B、C三支试管放在装载着0℃、60℃、100℃水的烧杯中保持温度10分钟。
第五步:取出三支试管,分别向试管中加入2滴碘液;
第六步:观察三支试管是否有蓝色变化。
阅读上述实验步骤后,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是(只需写出一个即可)
(2)上述实验步骤有错误的地方,请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
(3)在a、b、c三个不同温度下,测得某种酶进行催化反应中的产物产量和时间的关系,绘制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你认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可能是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下图中1、2、3、4、5、6、7部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中填序号,上填名称)

(1)图中7的化学本质是,是在[]上合成的,请列举7的一个具体实 例:
(2)2的功能是。3、5都叫,分别由形成。
(3)由此可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4)7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叫

下图是显微镜一个视野下根尖生长点细胞 分裂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2、3、4序号所示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步骤:(按顺序答)

(3)如果要观察细胞板,应选择序号为的细胞,操作时要把临时装片向移动,使该细胞到达视野的中央。
(4)如果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则4号的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图一是保持着原有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该细胞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在[ ]中填写序号)

(1)图一示意的细胞正发生质壁分离,其中①处充满了
(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图二示意的是阶段,此生理过程是在图一的[ ]基质中发生,它包括①和②两个化学过程,分别叫做。合成图二中的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3)植物的有氧呼吸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图一中的
[ ],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反应中生成CO2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Cx Hy Nz Ow S ( x>12 , w>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问题:
( 1 )一个该“十二肽”分子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 _____________ 。
( 2 )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 _________ 个赖氨酸和 _________ 个天门冬氨酸。 (可用字母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