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长直通电导线互相平行,电流方向相同,它们的截面处于等边△ABC的A和B处,如图所示。两通电导线在C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是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边三角ABC区域中(包括边界)没有磁感应强度为0的点 |
| B.在C处磁场的总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AB连线向下 |
| C.在C处磁场的总磁感应强度大小是B0 |
| D.在C处若有一电流大小为I,长度为L的恒定电流,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B0IL |
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
|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
|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
如图甲所示,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Q物块连接,P、Q质量均为m,斜面光滑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初始时物块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块P,使P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两个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一直增大 |
| B.外力施加的瞬间,P、Q间的弹力大小为m(gsinθ - a) |
C.从O开始到t1时刻,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mv12 |
| D.t2时刻弹簧恢复到原长,物块Q达到速度最大值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 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已知v1>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绳足够长。直到物体P从传送带右侧离开。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P一定先加速后匀速 | B.物体P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
| C.物体Q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 D.物体Q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
如图所示,AB为竖直放置的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要使小球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小球应该落在BC之间 |
| B.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 |
| C.若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 |
| 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 |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 ∶1 |
|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
|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
| 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