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其核心部件是一平行板电容器。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当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对膜片开始施加恒定压力到膜片稳定后,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   )
 
| A.向右偏到某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 
| B.向左偏到某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 
| C.向右偏到某刻度后不动 | 
| D.向左偏到某刻度后不动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 =p2,V1=2V2,T1=  T2 | B.p1 =p2,V1=  V2,T1= 2T2 | 
| C.p1 =2p2,V1=2V2,T1= 2T2 | D.p1 =2p2,V1=V2,T1= 2T2 | 
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 A.温度和体积 | B.体积和压强 | 
| C.温度和压强 | D.压强和温度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差 | 
| B.热敏电阻是把热量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 
| C.电熨斗中的双金属片是温度传感器 | 
| D.霍尔元件是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一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一电学量的传感器 |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重物(可视为质点),重物静止时处于B位置。现用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升至A位置,此时弹簧长度恢复至原长。之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沿竖直方向在A位置和C位置(图中未画出)之间做往复运动。重物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关于上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在C位置时,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 
| B.在重物从A位置下落到C位置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簧弹力的冲量 | 
| C.在手托重物从B位置缓慢上升到A位置的过程中,手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重物往复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动能 | 
| D.在重物从A位置到B位置和从B位置到C位置的两个过程中,弹簧弹力对重物所做功之比是1∶4 | 
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 
| B.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 | 
| 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 
| 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