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NPY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含有36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体重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_________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分泌_________参与体液调节。NPY由下丘脑细胞分泌时必须经过_________加工、运输和包装。
(2)为研究NPY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者将同一类型的前脂肪细胞等分成5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如下物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不加任何药物
10—10mol/mLNPY
10—9mol/mLNPY
10—8mol/mLNPY
1μg/mL胰岛素

注:胰岛素组是经典诱导组,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
①实验所用的培养液中加入了牛血清和抗生素,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胰岛素可促进前脂肪细胞_________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分别测定了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见下图(吸光度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
④研究发现第3、4、5组细胞自培养的第7天起形态发生变化,第12天观测到成熟脂肪细胞,而第1、2组只有部分细胞在第12天出现形态变化。当细胞培养至第12天时,研究者利用_________技术测定了各组脂肪细胞中C蛋白和P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第4组细胞中这两种蛋白质含量明显多于第1组,并与第5组相当。进行此项结果测定的目的是研究前脂肪细胞分化程度是否与C蛋白基因、P蛋白基因的_________有关。
(3)已知下丘脑分泌的NPY与摄食中枢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强的摄食反应。结合上述结果,可推测NPY对机体的体重增加具有_________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人类染色体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 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期流产。乙图为由于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
(1)个体Ⅰ-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改变。
(2)个体Ⅱ-2能够产生 种配子。
(3)写出个体Ⅲ-1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
(4)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Ⅲ-3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5)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妊娠期间进行
Ⅱ.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
①紫色叶×绿色叶
121
0
451
30
②紫色叶×绿色叶
89
0
242
81

请回答:
(6)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规律。
(7)表中组合①中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 cm株高和50 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 cm。F1自交得到F2,F2中70 cm∶65 cm∶60 cm∶55 cm∶50 cm均为1∶4∶6∶4∶1。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60 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杂交后代中70 cm∶65 cm∶60 cm∶55 cm约为1∶3∶3∶1,则亲本中65 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60 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F1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f点细胞中有条染色单体。AB所示细胞的时期分别与C图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时期对应。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才给分)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下列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该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外在条件是
(2)图甲显示,在细胞器b中进行的能量变化为
(3)图中物质④是,在的情况下,进入C中分解。
(4)图中⑤代表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是
(5)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①在150C、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mL。
②在无光条件下250C比150C释放CO2多说明温度是通过影响来影响代谢的。
(6)从图中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比较A,B两点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a.如果,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b.如果,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