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其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吞噬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
| B.空气中的部分PM2.5可被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阻挡 |
| C.当病菌随PM2.5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 |
|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
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 A.抗体与HIV病毒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
| B.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 |
| C.质壁分离的细胞复原的过程 |
| D.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 |
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 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
|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
| C.都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
| D.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
下列目的与材料(或原理)匹配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
| B.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膜融合可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
| 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细胞自身结构 |
| D.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
下列各项生命活动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 | B.RNA的合成 |
| C.丙酮酸与[H]结合 | D.C3的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