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1.这首词创作于王安石罢相退隐江中之后。这一时期,王安石常常到钟山定林寺昭文斋下榻,也常到附近的山林溪壑间登览野游。这首词是他在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2.款段:本是马行迟缓的样子,这里代指词人所骑的毛驴。在词中,词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这首词上下两片体现了词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1)颔联中“空”字用得奇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2)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颔联和颈联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描写郊外阳春风物的?
(2)尾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诗歌前两句是怎样即景抒情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5分)
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