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B.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③在福建省 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跨海工程,读“粤港澳大湾区及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都有较长的海底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A.

减少建设成本投入

B.

方便欣赏海底风光

C.

降低桥梁施工难度

D.

不妨碍大型船舶通航

2)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作用是(

A.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香港重工业中心地位

B.

缩短珠江口两岸通行时间,方便湾区内人员与货物集散

C.

加强港澳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港澳地区制造业发展

D.

带动大湾区航运发展,利于稳固澳门“购物天堂”地位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著名古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科技创新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2)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A.

长城

B.

故宫

C.

天坛

D.

布达拉宫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他受洪涝灾害之苦,夏商时期开始开挖溇(lóu)港建设圩(wéi)田,曾经地广人稀的大湖流域,逐渐成为鱼米之乡,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统的地区,该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读“太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早期,太湖南岸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落差较大,水流湍急

④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分析错误的是(

A.

提坝挡水,堤上设闸排灌,可做到农田旱涝保收

B.

开挖淡塘,可扩大太湖面积,提高太湖蓄洪能力

C.

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D.

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模式

3)从保护遗产的角度看,该地区最适宜发展(

A.

丝绸纺织工业

B.

家具制造产业

C.

休闲观光旅游

D.

家家畜养殖

2023年12月5日,2150吨升江口水库水装入100个专业集装箱液袋后,首次搭乘“北煤南运”列车的返和空车运往内蒙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南水北调的露天输水渠相比,铁路集装箱液袋运输水的优势是(

A.

运量大

B.

损耗小

C.

成本低

D.

耗能少

2)推测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A.

生活用水

B.

金属冶炼

C.

绿化用水

D.

农业灌溉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A.

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

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C.

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

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经验欠缺

B.

热量条件不足

C.

机械化水平低

D.

人均耕地较少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A.

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

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

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