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
CO2 |
H2 |
CO |
H2O |
甲 |
a mol |
a mol |
0 mol |
0 mol |
乙 |
2a mol |
a mol |
0 mol |
0 mol |
丙 |
0 mol |
0 mol |
a mol |
a mol |
丁 |
a mol |
0 mol |
a mol |
a mol |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A.丁>乙>丙=甲 B.乙>丁>甲>丙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可逆反应:2NO2(g)2NO(g)+ 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NO2和N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产物不都是烷烃 |
B |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4)溶液(溶液显橙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
土豆片变蓝 |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
D |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
产生红色沉淀(![]() |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
有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6g/L,则下列关于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甲烷和正戊烷的混合物 |
B.一定有乙烷 |
C.一定有甲烷 |
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
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
下列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B.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a和Cl2 |
C.天然气、乙醇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
D.Cu、Al、Hg可以分别用热还原CuO、电解AlCl3和热分解HgO冶炼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