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气候类型是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
(4)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低、中、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
资料1:
表一 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
(×104人)
耕地
(×104hm2)
人均耕地
(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资料2:
表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分析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      ;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  %。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A.1465~1736年 B.1736~1875年
C.1875~1911年 D.1911~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13、39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三:下表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3)根据材料三中的表和图说出:
①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②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人口已超过3亿。国际社会不仅关注美国人口的增长,还关注着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曾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材料二:“美国人口数量及部分消费品总量占世界比重图”

(1)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由_所致,形成该方式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科技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位于__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2)简要说明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的形成原因。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
(4)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

A.            B.       
C.             D.             

(2)A→B→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    因素影响。
(3)属于同一气候类型的两个自然带是(填字母)        。A自然带分布在两种气候类型区,其气候类型是           
(4)A→B→C土壤发育程度       ,主要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