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国土面积的2/3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面积的1/4.森林覆盖率43﹪、境内有100多条流长超过100公里的河流,2万多个湖泊。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
材料 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
(1)据材料分析,乌克兰有利于黑土形成的原因。
(2)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国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尼古拉耶夫市是黑海沿岸主要的造船工业中心,分析其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示某区域提出建设以X城市为核心,X和T两城市连线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规划中,X城将建设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
材料二 T和X两城市气候资料
(1)比较T和X两城市气候特征上的异同点,并指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主要形成成因。
(3)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主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4)分析X城选择T城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大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与河流入海口乙地的比较资料
|
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A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区位条件 |
城市a |
城市b |
海陆位置 |
||
交通 |
||
地形 |
||
在国土中 的位置 |
表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某区域提出建设以X城市为核心,X和T两城市连线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规划中,X城将建设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
材料二 T和X两城市气候资料
城市 |
月份 |
1 |
4 |
7 |
10 |
T |
气温℃ |
—2 |
12.6 |
22.8 |
11 |
降水mm |
5.1 |
38 |
84.6 |
47.1 |
|
X |
气温℃ |
—0.1 |
14.7 |
26.6 |
13.9 |
降水mm |
6.9 |
43.0 |
98.6 |
59.9 |
(1)比较T和X两城市气候特征上的异同点,并指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主要形成成因。(3分)
(3)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主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4)分析X城选择T城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变式)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
(1)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4分)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6分)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4分)
(5)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