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示意图(2014年1 2月30日统计)。完成下列问题。据图可知
A.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
D.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
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
B.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
C.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
D.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回答题。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地域的生产习惯差异 | B.国家政策的差异 |
C.地形的差异 | D.气候条件的差异 |
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题。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 |
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在提高 |
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
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
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题。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下左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题。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 B.乙—② | C.丙—③ | D.丁—④ |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