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绿化带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②绿化带面积过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③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④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有关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以自然资源为基础 | B.以出售劳动产品和提供服务取得收入为特征 |
| C.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等特征 | D.投资大、收效慢、利润高 |
读“某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图7),完成题。
从图示看,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发电 | B.防洪、灌溉 | C.航运 | D.梯级开发 |
最适合布局在该河流域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 B.动力(能源)指向型 |
| C.技术指向型 |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读图6“M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及其对应的干流河床剖面图(如b的海拔为500米)”, 完成题。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在M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与其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最相似的是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图5),回答下列题。
图中反映出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是
| A.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 B.扩大煤炭开发规模 |
| C.构筑煤炭产业链条 | D.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
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
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
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 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
能源结构优化是在能源消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读图4“我国某城市2005年能源结构优化前后对比图”,完成题。
2005年该城市能源结构
| A.优化后,能源消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 B.煤炭比重变化最大 |
| C.油产品比重增加 | D.电力比重上升最多 |
获取相同数量的能量,产生碳排放最多的是
| A.煤 | B.油产品 | C.可再生能源 | D.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