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如何应对产业高成本
下面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一些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 一篇博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用地紧张、劳动力成本提高、内地优惠政策的召唤,使大量企业离开珠江三角洲,转而投奔其他地区。
材料二:
该研究性小组的课题研究思路为:
(1)分析材料二中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时,研究小组有意划分为两个阶段,请帮其划分并描述各阶段特征。
(2)请写出④阶段的文字材料。(提示:④阶段是应对措施)
根据材料和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5℃。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2)分析图示区域西北部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图示地区东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什么?说出适宜发展该种农业类型的原因。(3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因素 |
甲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
|
丙 |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其自然原因
是:。
社会原因:。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或气候名称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B._____________ 带(自然带);
C.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3)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_________。
读下图,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空白框内。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 B.全球变暖 | C.酸雨 | D.森林锐减 |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