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大城市自1985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各圈范围 |
面积(km2) |
人口密度(人/km2) |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2014年 |
||
内圈(0~6 km) |
113 |
21 764 |
21 206 |
19 554 |
20 416 |
第二圈(6~15 km) |
593 |
2 606 |
3 361 |
4 960 |
7 277 |
第三圈(15~24 km) |
1 102 |
1 338 |
1 820 |
2 804 |
4 305 |
第四圈(24~33 km) |
1 611 |
621 |
785 |
1 083 |
1 765 |
郊区(33 km~) |
— |
— |
— |
— |
— |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 D.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
2014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A.第二圈 | B.第三圈 | C.第四圈 | D.内圈 |
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
B.彝族那达慕大会 |
C.朝鲜族火把节 |
D.蒙古族芦笙节 |
现代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A.科学研究 |
B.探亲访友 |
C.猎奇探险 |
D.娱乐消遣 |
有关旅游活动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旅游业要消耗大量资金,基本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
B.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性行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
C.旅游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带动了第三产业和旅游教育业的发展。 |
D.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
下面旅游需求与历史阶段不相符的是:()
A.个体需求出现在古代旅游阶段 |
B.伴随群体需求的旅游特征阶段是初级产业化 |
C.近代旅游阶段出现的需求是大众需求 |
D.现代旅游阶段的特征是高度产业化 |
下列有关旅游活动历史发展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活动自古就有,但古代的旅游活动多以事务性出游为主 |
B.历史上首次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出现在法国 |
C.旅游活动大大普及、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大致出现在近代旅游阶段 |
D.现代旅游的产业特征是高度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