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2000年耕地—粮食生产关系图。横轴表示耕地的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粮食产量的累计百分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表明,2000年我国耕地、粮食生产状况是

A.高产田比重低,中低产田比重高
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阶梯
C.粮食生产与耕地分布高度一致
D.耕地分布集中,粮食生产分散

我国耕地与粮食生产形成图示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和城市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同
C.水土匹配较差的区域面积广
D.不同地区作物类型差异较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从赤道某点O上空的俯视示意图,A、B、C、D所在圆为某经线圈,图中直线AB为晨昏线,D为弧ADB的中点,CD间的距离为2500km,C点昼夜等长,D点昼长夜短,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A.30° B.37.5° C.60° D.67.5°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该季节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最大 B.我国南方酸雨现象最严重
C.蓝藻暴发影响太湖周边城市用水 D.北方居民烧煤取暖污染大气严重

读①—⑥地气候资料图(图1、图2、图3),回答下列各题。

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

A.①与④ B.②与⑤ C.③与⑥ D.③与④

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③④⑤ C.④⑤ D.①⑤

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相同的是

A.①与③ B.②与④ C.③与⑤ D.③与⑥

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对图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不一定多于甲国
B.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每年增加的人口多于甲国
C.20世纪初,乙国死亡率高的原因为老龄人口多
D.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人口数量超过甲国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

A.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C.甲国的生态破坏加重 D.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三城市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资源丰富 B.水运便利
C.政治中心 D.河谷地形

关于B、T两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城市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易加剧水土流失
B.T城市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易加剧沙漠化
C.B城市矿产开采易引发酸雨,造成土地酸化
D.T城市矿产开采易造成地面塌陷、下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回答下列各题。
通常,纺织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上海某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主要因为新疆拥有 ( )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