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2000年耕地—粮食生产关系图。横轴表示耕地的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粮食产量的累计百分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信息表明,2000年我国耕地、粮食生产状况是
A.高产田比重低,中低产田比重高 |
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阶梯 |
C.粮食生产与耕地分布高度一致 |
D.耕地分布集中,粮食生产分散 |
我国耕地与粮食生产形成图示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和城市地区分布不均 |
B.各地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同 |
C.水土匹配较差的区域面积广 |
D.不同地区作物类型差异较大 |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题。
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17千米 |
B.5千米 |
C.33千米 |
D.2900千米 |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A.6千米 | B.17千米 |
C.33千米 | D.60~70千米 |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横越北印度洋,官兵在甲板上连续两次观察“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A.等于1恒星日 | B.等于1太阳日 |
C.大于1太阳日 | D.小于1太阳日 |
若黄赤交角增大到 25°,淮北(34°N)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 B.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 |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20°N) |
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地球上
A.极圈范围扩大 | B.没有昼夜更替 |
C.没有地方时差 | D.没有四季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