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甲、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混交林,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10 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
图11 上海市2001年人口金字塔图12上海市近年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灰色部分表示外来人口比重)
(1)读图10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提供的图表和所学
知识分析原因。
(2)读图11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并分析外来人口
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读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地位有所下降。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喀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A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变化的趋势是,试分析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比较图中B、C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5)长期以来,D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计算图中日照时数最多相差小时。
(2)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3)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别分析其原因。
(4)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丁地冬夏季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