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o为极点,弧CB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某纬线圈相切于C点;B点地方时为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C点经度为30°E且C点纬度达到最低,则北京时间是( )
A.6月22日9时 | B.12月22日6时 |
C.6月22日21时 | D.6月23日6时 |
当C点向O点靠近 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雪线不断上升 |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
C.湄洲岛妈祖石像(约25°N)正午影长逐渐缩短 |
D.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湿润地区 | D.半湿润地区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对长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②长江径流量大 ③地形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②④ |
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
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
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
下表是我国某个地区的农事安排,回答下面各小题。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
月份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
作业 |
种植高粱、小米 |
种植冬小麦 |
种植大豆 |
田地休耕 |
||||||||||||||||||||||
据表中时间及种植作物的次数来看,该地区的种植制度一般是( )
A.一年一熟 | B.两年三熟 |
C.一年两熟 | D.一年三熟 |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辽河平原 |
C.松嫩平原 | D.塔里木盆地 |
第三年时,田地要休耕半年,主要考虑的目的是( )
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 |
B.减少病虫害 |
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 |
D.保持土地的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