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读书的小高尔基》回答问题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下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12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说话算数?”“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虐待”的“虐”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最后一笔
是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遍体鳞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为什么不去告发那个狠毒的女主人,而是要求能够多余时间读数呢?
你想对那个女主人说点什么?
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理解
()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 )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类的(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画眉娇滴滴地说:“我们来比赛唱歌吧!我先唱。”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悠扬悦耳,美妙动听。“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很( )。啄木鸟唱了,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了,自然,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艳丽。 “我们再来比……”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皮,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画眉娇柔的声音戛(jiá)然而止。
(1)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 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戛然而止:
悠扬悦耳:
(3) 填空。
画眉和啄木鸟一比(),二比(),白杨树认为应该比()。
(4) “√”选择正确的说法。
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a) 画眉唱歌好听,样子好看,啄木鸟能保护森林。 ( )
(b) 谁漂亮谁就是胜利者。 ( )
(c) 人不能光比美丽的外表,更要比贡献。 ( )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阅读理解
风筝飞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都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地往上蹿。正当蹿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乘机追上飞机,可是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风筝这才明白。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风筝(zhēng zhēn zēng)觉得(jiào jué)
(3)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放在文章结尾最合适,请打“”。
A、不听别人的劝告是不对的。
B、自高自大,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必然要失败。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阅读理解
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舟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站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水变浅了,但是那么清,山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
漓江一年四季都很好。我喝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讲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第一段: “我”爱故乡的漓江。
第二段:
第三段:漓江美,“我”要把它建设得更美。
(4)文章中的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是按()顺序写的。
(5)哪个自然段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它抄写在下面。
阅读理解
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草帽。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劳,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做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人高高兴兴地拾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因为疲劳在大树下睡找了,草帽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曾告诉他的办法,于是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他做,还直瞪着他笑个不停。后来猴子捡起地上的草帽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1)在下面这些词中,选出四组近义词。
努力赶紧奇特仿照赶快奇怪勤奋
()——()()——()
()——()()——()
(2)你能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吗?
(3)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卖的草帽同样被猴子们抢走了,这时他再用爷爷曾经用过的方法为什么就不管用了呢?()
A、那时的猴子已经不愿意模仿人了。
B、那些猴子的爷爷也将自己的教训告诉了孙子。
C、聪明的猴子知道这个人在骗它们。
(4)这则小幽默告诉我们()
A、前辈的经验只能听,不能用。
B、前辈的经验可以用,但在用前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而不能生硬地照搬过来。
C、无论是谁做事都要动动脑筋。
(5)你能为那个卖草帽的人出个主意,帮他把草帽拿回来吗?
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含羞草
韩丽丽,同学们叫她含羞草。
哥哥的算术成绩很少优秀,这次期中考试却得了九十分。试卷发下来,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那样子像一个打胜仗回来的将军。 丽丽也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问:“丽丽,你的算术多少分?”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妈妈要过丽丽的试卷来看,只见试卷上写了一个大大红红的一百。妈妈笑着说:“呵,得了一百分还不好意思拿出来哩!“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还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丽丽也有缺点。有一次,老师在台上讲课,她眼睛望着窗外。老师说:“丽丽,注意力集中!” 丽丽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马上专心听讲,再不走神了。
有一次下课后,音乐老师忘了把书本带走,丽丽拿了书本追上去说:“黄老师,你的书本忘了。” 班主任李老师迎面走过来听见了,说:“丽丽,对老师和长辈说话要用 您 。”
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那样子就像一棵含羞草。从这以后,丽丽对长辈说话,总是客气地用“您”,再没有听她用过“你”。
渐渐地,同学们都喜爱地管丽丽叫“含羞草”。李老师说:“含羞草好,她不骄傲。一个懂得害羞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描写人物的?请你认真分析,选择答案填进()里。 语言动作神态
①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②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
③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
④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 ()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受到夸奖,丽丽感到不好意思,她会害羞。()
B、丽丽姓“韩”,跟“含”字同音。()
C、遭到老师批评,丽丽会更害羞,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