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2012年我国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59起。下列选项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
①国家加大安全查处力度,提高违法企业的责任成本
②政府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企业管理
③企业加强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A.发生工伤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B.人的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罪魁祸首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D.工程技术人员应是安全生产规律的制定者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这说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步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尧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封闭主义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

自台湾各地妈祖宫庙的900余名代表抵达福建湄洲岛,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两岸信众共祭妈祖,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保持不变
③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流传1600多年的经典故事《赵氏孤儿》被陈凯歌拍成电影。《赵氏孤儿》的主人公程婴传说出生在山西阳泉一带,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以程婴为榜样,以自己的孩子替代八路军或抗日将士之后,以保护抗日将士,支援抗日战争。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之魂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