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商品—货币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货币作为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C.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
D.跳跃不成功说明生产者的劳动未得到社会认可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冬储大白菜每千克9分钱是在北京某批发市场的价格;每千克5分钱是河北某批发市场的价格;每千克3分钱是河北省固安县批发市场的价格。大白菜丰收了,但没有给菜农带来喜悦,能收回本钱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这种现象表明()

A.商品的价格是无章可循、捉摸不定的
B.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C.白菜价格太便宜,明年不应该再种了,要换种别的蔬菜
D.应该增加种植白菜的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白菜价格

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一台电脑标价8 000元
B.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李某到集贸市场用10元钱买了3斤鱼
D.张某向税务机关缴纳200元个人所得税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6 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现金

陕西省西凤酒厂围绕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工厂积极深化改革,建立了“生产围绕销售转,销售围绕市场转,市场围绕消费转”的新思路。该厂围绕市场竞争搞改革,意味着()

A.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
B.只要有改革意识就能搞好企业经营
C.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
D.深化改革能促进该厂商品价值量的提高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间价格不一样,有时一天一个价。引起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①消费者的消费观②供求关系的变化③商品价值的大小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