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3月27日至31日,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最强的降雨。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150~300毫米。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5省(区)出现8到10级雷暴大风和冰雹。广东60%的市县出现暴雨,广州、东莞、惠州等5市县出现特大暴雨。华南地区3月30日正式入汛,较常年(4月6日)提前7天。本次雷暴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很大的损失,这是强对流天气肆虐的结果。

(1)读材料和图可知:这次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我国 地区,最强降雨出现在 (省区)。
(2)本次华南雷暴天气的降水类型属于 (填字母)。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
(3)这次华南雷暴强降水夹带降落的是 (填字母)。
A.雪 B.霜
C.雾 D.冰雹
(4)强雷暴天气发生时,我们应尽量 (填字母)。
A.站在露天、空旷的地方观赏
B.赶快狂奔回家
C.躲藏在大树下或汽车里
D.躲避在房屋等坚固绝缘掩体下
(5)读图可知:下列省区中,不在雷暴天气范围内的一组是 (填字母)。
A.台湾、福建 B.湖南、江西 C.河南、新疆 D.四川、浙江
(6)___________风与雨带的进退“失常”,使华南地区提前入汛。
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有亚洲、洲和洲。
(2)东南亚地处亚洲与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湾及其沿岸地区。但是西亚的资源却十分匮乏,原因是。
(4)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试从气候方面描述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5)以下三幅景观图,属于西亚的是(),属于东南亚的是()。(单项选择)
目前科学家呼吁,由于二氧化碳增多,要警惕全球变暖。为了表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请将以下各项内容的数码,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森林被大量砍代;③沿海低地被淹没;
④冰川融化;
⑤海平面上升;
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⑦温室作用使气温增高
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年降水量多的是______地。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 ,由此,可推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沙漠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 C.热带草原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地, 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的_____坡
(2)C地的降水_______(多或少),原因是:处在山的______坡。
(3)如果此时B地的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______℃。
(4)若在山顶测得各时刻的气温如下表,则这一天山顶的日平均气温是_____℃。
| 时刻 |
2时 |
8时 |
14时 |
20时 |
| 气温值 |
4℃ |
7℃ |
20℃ |
5℃ |
下图是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是_____℃,出现在_____月。
(2)该地_____月和_____月降水较多,从图中可知,降水集中在_____季。
(3)根据图可判断此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