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后,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共30条政策措施,涵盖创业面临的政策、资金、产业、环境等九大方面,为全国创业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双创加油助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党中央摆到了战略的高度。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分析劳动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客”,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一直围绕放权和提高效率两大主题展开。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之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居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企改革领域为什么要提出两项重点任务?
(2)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
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从根本上讲,要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道德的正能量,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讲述雷锋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南京首日上映出现了4场“零票房”的尴尬局面;次日牵动亿万人心的长春被盗婴儿被害……。这屡屡的残酷社会现实反映了我们部分群体的思想道德的缺失,也为我们敲响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警钟。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视我国思想道德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困扰、心理失衡等问题。
材料二:罗阳超负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雄司机吴斌,遇难前刹车挽救乘客;亿万富翁救员工溺亡,至死保持救人姿势,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更好地发挥道德正能量建言献策。
(2)请你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联系实际,请你为开展好向“民族的脊梁”学习的活动设计两条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不超过16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雾霾”不可避免地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
材料一:会议期间,新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宇面对人大代表谈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治理情况时说:“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新能源相关产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完善购买新能源产品的补贴政策;提高对三高企业的贷款要求,重点支持节能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1)分析材料一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
(2)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人大及其人大代表重视环境治理的依据。
背景: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
某中学的同学们走进江西省唯一专业性民俗博物馆——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江西剪纸展,民间绣品展,江西儿童绣品展,江西傩文化展,南昌婚俗展,南昌古城风貌展,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
背景:2015年1月10日至11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加大农村实用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科技创新中。——《中央一号文件节选》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予318个项目、8名科技专家和一个外国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 其中来自清华大学张尧学团队的“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自然奖一等奖。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13年中,一等奖曾经9次出现空缺。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原创性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需要加强、尖端人才的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热情度不高、法律政策支持力度的疲软等等。
(1)请运用《经济生活》资源配置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尴尬现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