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总书记是如何认识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材料二:企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谈谈满足群众需求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2)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李克强总理对政府职能转变作出的部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劳动用工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主要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放力度;支持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材料二:中央政府主要领导近期分赴各地密集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明确指出,根据这次调查2014年将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现行经济政策。
请回答
(1)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责任”的知识,简述当前我国经济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必要性。

《焦点访谈》诞生之时,有人赞叹,《焦点访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令人耳目一新;有人惊喜,中国终于有了一个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的栏目;也有人怀疑,《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能够走多远。2015年4月1日是《焦点访谈》诞生21周年纪念日。《焦点访谈》走过21年不寻常的历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也成为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的舆论监督栏目。
请回答:
(1)结合观看《焦点访谈》的感受,谈谈它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和支持的理由。
(2)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提出把该区域建设成具备引领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藏羌彝文化走廊位于我国西部腹地,自古以来酒杀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规划》指出,要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当前,相关地区正积极行动,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本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四川在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突出民族特色为核心,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数字化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渠道,支持藏羌彝文化产品参与国内外营销和竞争;充分发挥项目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开发促保护、促传承,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双赢”。
(1)简要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四川是如何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