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反映了
A.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
B.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
D.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 |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为此企业应该
①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商品质量
②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③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④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为应对外需锐减,拉动出口,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提高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②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
③促进人民币升值④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某企业一年的总收入为1200万元,其中生产资料耗费,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利润各占,若工人的工资提高10%,则该企业少交的企业所得税为(我国所得税率为33%)
A.118.8万元 | B.40万元 | C.13.2万元 | D.132万元 |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