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中,①、④是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B.④变红,②不变红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煤油作燃料 | B.石墨作铅笔芯 |
C.铝作导线 |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冬天捞碱” 所获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质量的食盐,为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称取24.8g样品,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5%的食盐溶液200g,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A.14.5% | B.42.7% | C.85.5% | D.87.6% |
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安全、环保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
NaHCO3 + H2HCOONa+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有效成分 | B.该反应过程中含有两种有机化合物 |
C.氢气是很好的新能源材料 | D.储氢过程和释氢过程的反应物不同 |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 | B.Ca(OH)2的溶解度 |
C.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 |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 |
B.滤纸上一定有Ag,可能有Cu、Mg |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Mg(NO3)2 |
D.滤液中可能有Cu(NO3)2,滤纸上可能有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