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可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三种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②中3个洗气瓶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含少量Fe2O3和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沉淀A的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_,气体C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溶液D的溶质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3)MgO的熔点高于CuO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中配离子([Cu(NH3)4]2+)的配位键________________。
(5)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 ,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合金的密度为 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在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再用溴与乙烯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
(1)用下列仪器制备1,2-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 经A(1)插入A中, 接A(2),A(3)接 接 接 接 (填大写字母代号)。
(2)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 。
a、支管口处 b、液面上方 c、液面以下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E,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图中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完成下列问题:
(1)按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择的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
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5)若准确称取9.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 g,B管质量增加5.4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
Ⅰ、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①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苯的混合液体
②将10滴溴乙烷加入到1 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冷却,先加过量的硝酸,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③分离苯和苯的同系物,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
④实验室制溴苯时选用的试剂可以是溴水、苯和铁屑
Ⅱ、为检验利用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乙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回答:
(1)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a的作用是;
(3)若省去试管a,试管b中试剂为。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苯和液溴的反应并制备溴苯。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的A口加少量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3)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4)三颈烧瓶右侧导管特别长,除导气外还起的作用是。
(5)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
(6)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溴苯分离实验方法是。(铁屑已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