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 C.华山 | D.泰山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河段可能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池塘的面积约为
| A.200平方米 | B.600平方米 |
| C.1100平方米 | D.1500平方米 |
若要在图示区域修建一水库,要求最大蓄水深度为13米,大坝应建于
|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 C.③、④之间 | D.池塘下游 |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 A.西南—东北走向 | B.南北走向 |
| C.西北—东南走向 | D.东西走向 |
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坡及以北地区,城市化对其市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产生很大影响,读乌鲁木齐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2年面积分布图与1998年~2002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折线表示
| A.绿化用地 | B.工业用地 |
| C.居住用地 | D.商业用地 |
能反映乌鲁木齐市由南到北土地利用变化的是
| A.荒漠、戈壁——耕地——林地、草地 |
| B.林地、草地——荒漠、戈壁——耕地 |
| C.荒漠、戈壁——林地、草地——耕地 |
| D.林地、草地——耕地——荒漠、戈壁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海峡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
| B.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 |
| C.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
| D.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
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最冷月均温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
| B.该日昼长夜短 |
|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
|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
|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
|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