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N市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分布主要特点是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材料三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四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区域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据材料分析,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世纪初,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分析该地区企业解决措施。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读下图,某城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流湍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为工业区,当地盛行东北风。回答问题。
(1)该镇要建大型园林公园,A、B、C三处中,你认为建在哪处较好?处,理由是。
(2)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的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能充分利用自然优势。
(3)若大型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且有路相通,它的构景手法属于。
(4)建园林时,在河边也修建亭、台、榭等的目的是。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风景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这儿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下图是珊瑚礁形成示意图,读后回答:
(1)珊瑚礁根据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对应于上图,分别是A、B、
C。
(2)按照珊瑚礁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 | B.C→B→A | C.A→C→B | D.B→A→C |
(3)根据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推断,该海域的地壳运动特点是。
(4)说明珊瑚礁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
读“我国十大旅游名胜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诗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赞誉的旅游胜地是位于图中的(填字母),隶属于(省区简称),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
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D.朦胧美
(2)在欣赏黄山风景区中的“猴子观海” 、“妙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
A.把握时机B.发挥想象
C.移情于境D.了解构景手法
(3)I、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能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的是。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山地的等高线图(局部),等高距为25 米, MN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N海拔较高的是。(2)图中有一瀑布,试用“”符号将其标出,并用虚线圈表示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
(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少于米,不超过米。观赏该瀑布的最佳季节是季。
(4)江西庐山的最佳游览季节是夏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下表是2005年对来华旅游的20 792名外国游客的抽样调查统计。据表回答问题。
国家 |
日本 |
美国 |
韩国 |
俄罗斯 |
德国 |
新加坡 |
法国 |
人数 |
5 640 |
2 735 |
1 980 |
1 249 |
759 |
750 |
580 |
比例 |
27.1% |
13.2% |
9.5% |
6.0% |
3.7% |
3.6% |
2.8% |
国家 |
英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马来西亚 |
意大利 |
泰国 |
印尼 |
人数 |
585 |
468 |
461 |
376 |
347 |
257 |
250 |
比例 |
2.8% |
2.3% |
2.2% |
1.8% |
1.7% |
1.2% |
1.2% |
(1)上述14个国家的来华旅游者已经占到全部外国旅游者的约80%,说明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__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无疑是我国最重要的入境市场;而______________国家则构成我国的次级入境旅游市场。
(2)日本的旅游者比美国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英国、法国的旅游者比泰国、印度尼西亚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4)另一项调查发现,相对华裔旅游者而言,外国旅游者对山水风光、医疗保健、阳光海滩等项目感兴趣的程度不高,而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饮食烹调、旅游购物等富有社会文化内涵的项目更感兴趣,这说明____________在影响旅游活动方面上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