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N市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分布主要特点是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材料三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四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区域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据材料分析,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世纪初,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分析该地区企业解决措施。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
(3)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
(5)析图可知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是我国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栽种果树在处,理由是。
(2)发展乳肉家禽、蔬菜等农副业在处 ,理由是:。
(3)水产养殖在处,理由是。
(4)粮食种植在处,理由是。
图为“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曲线;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和 ,
原因是。
(2)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到。
读下图“农业影响因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如果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有________。对A因素改造要注意________问题。
(3)C、D、E中,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
(4)分析以下各地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的农业制度:________;
南方红壤区种茶树: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