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cm,像的大小比物体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图是测量“2.5V”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装置.
(1)在图的两个圆圈中填上实验所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2)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较大,,此故障的原因可能
(4)排除故障后,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 V,要使小电灯正常发光,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滑动.当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O.3A,灯的电阻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小明检查时发现.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金属盒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乙、丙、丁表示探究过程中的四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3)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a)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b)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c)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进行测量。
刻度尺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辅助作图,还能用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请你参照示例利用刻度尺设计两个小实验,分别用来说明不同的力学相关知识。
实验的方法 |
实验的现象 |
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
|
示例 |
将刻度尺抛出 |
刻度尺落后地面 |
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
实验一 |
|||
实验二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m |
26 |
||
时间t/s |
4 |
||
平均速度v/(m/s)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