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的。以下能够体现二者相同点的是( )
| A.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 B.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
| C.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 D.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回答16、17题。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
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 A.属于洋务派 |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
| C.属于顽固派 | 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闰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
|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
历史地图和图片承载着很多历史信息。回答14、15题
观察图6,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②黄河流域是当时最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重要地区均被分封给同姓诸侯
④北京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
图7为《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②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
③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
④表明粮食生产已形成一年两熟制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 B.造纸术的发明 |
|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 D.印刷术的进步 |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黄宗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回答22、23题。
图4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 A.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
|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
|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
| D.日本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改变了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④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