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进化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 )

A.“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B.“谓行仁自孝悌始”
C.“刑不避大夫”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B.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以下是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据表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 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C.各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 D.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