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第一步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由这种斗争的发展,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阐发的论著是(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十大关系》 |
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以下历史事件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 C.新航路的开辟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其灌溉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降低 |
|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
|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
| D.农业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
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这一做法( )
| A.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 |
| B.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
| C.有利于提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 |
| 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
| 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
|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
| 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 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
|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
|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