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异姓亲族 B.同姓贵族
C.功臣 D.先代贵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君主制度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C.主张削弱君权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李贽 C.朱熹 D.王守仁

北宋著名学者李覯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
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
C.该材料支持儒学的伦理说教
D.该材料显示该学者接受了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