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和1911年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农历辛亥年,这两年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目标 |
| B.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
| C.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 D.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
|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
| C.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
|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
|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
|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
|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A.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
|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 D.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
|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 C.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
| D.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