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 )。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 C.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
|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在( )。
| A.1588年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
| B.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
| C.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
| D.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
|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
17世纪的荷兰确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 A.自古荷兰人就外出从事商业活动 |
|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先进的政治制度 |
| 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
| D.建立先进的商业经营方式和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