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离子速度选择器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半径为R=10cm的圆形筒内有B=1×10-4T的匀强磁场,方向平行于圆的轴线.在圆柱形筒上某一直径两端开有小孔a、b分别作为入射孔和出射孔.现有一束比荷为q/m=2×1011C/kg的正离子,以不同角度α入射,最后有不同速度的离子束射出,其中入射角α=30°,且不经碰撞而直接从出身孔射出的离子的速度v大小是
A.4×105m/s | B.4×106m/s | C.2×105m/s | D.2×106m/s |
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拉力F同时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两物体A、B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已知拉力F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的
图像彼此平行,由图中信息可得:
A.m1>m2
B.t=3 s,物体A、B再次相遇
C.拉力F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
D.拉力F对A的最大瞬时功率是对物体B最大瞬时功率的倍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正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
B.安培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称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υ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mgh |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
“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于2013年底发射并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目前选择在月球的虹湾地区着陆。作为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成功传回虹湾地区高分辨率图像,保证“嫦娥三号”探测器未来能够安全着陆。设想“嫦娥三号”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
A.月球的半径 |
B.月球的质量 |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D.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