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前进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要使物体不至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为
(重力加速度为
)。
当两分子间距为ro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o时,分子势能最小ro |
B.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o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
C.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逐渐减小到r = ro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
D.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逐渐减小到r=ro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
E.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ro逐渐减小的过程巾,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一标有“6 V 0.5 A”的小型直流电动机,转子由铜导线绕制的线圈组成,阻值约为1Ω。某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此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E:8 V(内阻不计) |
B.直流电流表![]() |
C.直流电流表![]() |
D.直流电压表![]() |
E.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约为15 kΩ,)
F.滑动变阻器Rl:0~10Ω,2A
G.标准电阻R2:5Ω
(1)为能较准确地测出电动机线圈电阻,应选择电路图 (填“甲”或“乙”)。
(2)为使电表指针有较大角度的偏转,需要选用的电流表是 ,电压表是 。(填写实验器材前面的序号)
(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动机不转动时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若某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Ω。由此可计算出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W。(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 |
C.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人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D.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半衰期不变 |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和
三种射线
排球运动员把球击出,撞到网后沿反方向弹回,已知撞前速度大小10m/s,撞后速度大小5m/s ,撞击时间0.5s,则此撞网过程中排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m/s,如果按照匀变速运动处理,此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m/s2.
一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200N的水平推力,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那么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运动中途改用250N的水平推力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