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这一现象。所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 量程0 - 0.6A,内阻约0.125Ω |
B.电流表(A2) 量程0 - 3A,内阻约0.025Ω |
C.电压表(V1) 量程0 - 3V,内阻约3kΩ |
D.电压表(V2) 量程0 - 15V,内阻约15kΩ |
E.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约10Ω
F.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200Ω
G.电池(E)电动势3.0V,内阻很小
H.导线若干,电键K
该同学选择仪器,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I/A |
0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1)请你推测该同学选择的器材是:电流表为 ___ ,电压表为 ___ _ ,滑动变阻器为_____ (以上均填写器材代号)。
(2)请你推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图甲的方框中。
(3)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I — U曲线。
(4)若将该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 2.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验证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普朗克常量h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一致的。下图是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两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关系图象,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 ,根据图象可知:普朗克常量h=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关系为W甲____________W乙(选填“>”、“=”或“<”)。
平行光a垂直射向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只有P、Q之间所对圆心角为90°的球面上有光射出,则玻璃球对a光的折射率为_________,若仅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测得有光射出的范围增大,设a、b两种色光在玻璃球中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选填“>”、“<”或“=”)。
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上画出了三条等长线AB、AC、AD,在这三条线上物质微粒的数目均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1) 如右图,,螺旋测微器读数_______mm
(2) 下列各图是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游标尺和主尺(单位:厘米)位置图,右图是左图的放大图(放大快对齐的那一部分)请你根据图中所示,写出测量结果mm
如图所示,轻杆长2l,中点装在水平轴O点,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两者一起在竖直平面内绕O轴做圆周运动.若B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则此时O轴的受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g为重力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