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有机物可以通过颜色反应加以区别鉴定,Ⅱ、Ⅲ使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依次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而呈现________;使用________鉴定Ⅳ时,应先加________1 mL,再加入________4滴,摇匀后呈现________。
(2)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根本上是由________决定的。
(3)由小分子物质X、Y、Z、P生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________。
(4)相同质量的Ⅴ氧化分解供能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原因是Ⅴ中________含量高。
甲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秸杆的再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秸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B.;
C.;D.。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全部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色鲤鱼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杂交获得F1;
②.
③观察后代性状表现,统计其性状分离比例。
预期结果。
(4)一条雌性鲤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与双亲及其它个体的眼型均不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将8株各有20个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其自变量。在该实验课题下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
(2)2、4、6、8实验中,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3)若突然将第3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3000单位(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植物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变化是,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4)该植物在30℃、1000Lx情况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实际消耗的CO2量为单位。
(5)若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二氧化硅、丙酮和碳酸钙等,其中丙酮的作用是。
下面是给小鼠注射疫苗、病毒的两个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小鼠正常生活的原因是。
(2)实验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
(3)病毒进入小鼠体内后,能特异性识别它的是,可以清除它的是。
回答下列与生物学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性。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则假设成立;
若,则假设不成立。
(2)如果用棉花植株作为实验材料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请你说出可能用到的二种化学试剂名称,并说出这种试剂在该实验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