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通过R2的电流变小 |
C.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
D.电源内电压变大 |
如图所示,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面出),且B上︰B下=1︰,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则穿越前和穿越后粒子的动能之比为( )
A.4︰1 | B.2︰1 | C.2︰![]() |
D.2![]() |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有一半面积处在磁场中,在Δ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均匀地增大到2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 |
B.![]() |
C.![]() |
D.![]() |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通过L1的电流为L2的电流2倍 |
B.L2的电阻为7.5Ω |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 |
D.L1的电阻为15Ω |
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势比b点的低 |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 |
C.带负电的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小 |
D.带正电的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
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尊敬。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B.洛伦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
C.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的两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