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铁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的氯化物相同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④常温下,pH=12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K+、Cl-、SO32-、S2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⑤ |
已知反应:,
则反应的△H为
A.![]() |
B.![]() |
C.![]() |
D.![]() |
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
CH4(g) + 2 O2 (g) =" C" O2 (g) + 2H2O(l) △H = —890 kJ/mol
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912kJ | B.2953kJ | C.3236kJ | D.3867kJ |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出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 B.降低压强能加大反应速率 |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焦炭)+O2(空气)=2CO;②Fe2O3+3CO=2Fe+3CO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
A.CO过量 |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 D.CO与Fe2O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大于92.0 kJ | B.一定等于92.0 kJ |
C.一定小于92.0 kJ | D.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