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材料二: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区,原因是什么?
(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是什么?
(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形区为________。
(2)图示地形区与周围区域的边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明确的或模糊的)。
(3)图示地形区中的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或外流河)。
(4)图示地形区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等自然特征的形成反映了区域的________性。
(5)图示区域在自然特征上与华北平原差异较大,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双选)

A.地形 B.气候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2008年奥运会,中国又一次利用文化征服了世界,其中民居就是一种展示。下列四幅民居图为几种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表示北方民居的是____,表示南方民居的是____。
(2)依据B图,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怎样的?
(3)图中各地区与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A一一春小麦 B.B一一甜菜 C.C一一水稻 D.D——小麦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庐山小天池有“文雨不溢,文旱不涸”的特点,甲、乙两图,能表示“文雨不溢”的是__________,能表示“文旱不涸”的是__________
(3)河流与地下水相通,地下水是河流________的补给水源,水量补给的数量________
(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
(5)有关图中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潜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小于河流水位变化幅度
B.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河流一般没有水位变化
C.地下水与地表水可以互补,所以地下水取之不竭
D.潜水与河流水的更新周期都不长,均属于动态水资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下水分布区看,A处为______区;从埋藏条件看,A处地下水为______,C、D两处为______水。
(2)图中井水能自动喷出地表的是______井,可能成为干井的是______井,水质好,不易污染的是______井。
(3)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
(4)如果A处自然条件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的变化是______
(5)如果在C、D等承压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下面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字母)。
(2)B城市位于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向左偏转的城市是 (字母)。
(4)处于夏季的城市是 (字母)。
(5)由南向北排出四个城市的顺序
(6)3个月后,B城市的昼长约为 小时。
(7)当B、C、D三城市昼夜长短与A城市相同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

(8)当B城市白昼为24小时,A、C、D三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9)B城市白昼增长的时期为 至 。白昼最长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