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两百千米,深达一千至两千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景观图。对图中所示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 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9~30题。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 | B.春小麦和玉米 | C.油菜籽和甜菜 | D.水稻和花生 |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
上述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日本的科技水平最高 | B.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
C.中国的人均耕地最低 | D.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下图是综合考虑资源消耗、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三方面绘制而成的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源环境成本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图例1表示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增长成本 |
B.新疆资源环境成本主要是由生态退化损失所致 |
C.资源环境成本高的省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
D.资源环境成本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
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的共识。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回答25~26题。下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 |
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 |
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 |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危害不大 |
B.农村经济落后,应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 |
C.发展经济需协调好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
D.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
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23~24题。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